• 香港物質誤用情況的質性研究 (2024)

    研究者:香港城市大學,盧鐵榮教授

    背景:本研究探討了藥物濫用的複雜問題,尤其關注全球範圍內吸毒者數量的顯著增加,以及這一問題在香港的特殊情況和多方面影響。


    目的: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用於收集藥物濫用質性數據的框架,並通過這個框架探討藥物的五個階段:開始、持續、治療、復發和戒斷,特別關注隱藏的藥物濫用、大麻使用、以及毒品交易和網上交易等現象。


    方法:採用三角測量方法進行研究,包括系統性文獻回顧、個別和小組訪談,以及網上民族誌研究,以確保對藥物濫用現狀有全面的了解。研究審查了334 份文獻記錄和 484 份線上平台,同時127名參與者,包括前線從業人員、執法人員、吸毒者和毒販,以收集不同的觀點和經驗。


    結果:研究揭示了藥物使用的多面性,包括流行的濫用藥物、健康影響、世代差異、獲取途徑、態度變化及執法挑戰。同時,強調了網上平台在藥物交易中的日益重要角色,以及性少數族群濫用毒品的獨特模式。


    結論:本研究探討了藥物使用與香港社會經濟及文化結構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提出了對策略、政策和支援措施的重要見解和建議。儘管執法力度強大,但藥物使用者的適應能力和對諸如大麻這樣的物質的看法變化,需要持續的研究和政策開發,以有效應對藥物濫用問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 氯胺酮和大麻素對​​抗菌肽表現和感染易感性的影響:細胞和動物研究(2023)

    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張琳教授

    背景:氯胺酮和大麻的濫用已在全世界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有研究表明,濫用氯胺酮與膀胱炎綜合病徵有關。然而,氯胺酮和大麻濫用引起的免疫調節的性質和機制仍然不清楚,特別是在加重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MRSA)相關的肺炎感染方面。因此,有必要探索氯胺酮和大麻介導與人類呼吸道感染相關的免疫調節的潛在機制。


    目的:確定氯胺酮和大麻素在體外和體內對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影響,並研究氯胺酮和大麻素增加肺部金黃色葡萄球菌定植敏感性的分子機制。


    方法:本實驗首先透過體外細胞實驗和體內小鼠肺炎模型探討和驗證氯胺酮和大麻素濫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影響,然後揭示其潛在的分子機制。


    結果:氯胺酮和大麻素(AEA和CP 55、940)治療顯著增加體外人類肺上皮細胞系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黏附和侵襲能力。重要的是,氯胺酮注射透過上調體內和體外肺中纖維連接蛋白 1(FN1)和整合素 αV 基因(ITGAV),會顯著惡化鼻內肺炎模型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植和感染。


    結論:高劑量的氯胺酮使用增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肺部感染水平(黏附和侵襲能力) ,氯胺酮透過上調FN1 和ITGAV 會增加肺部金黃色葡萄球菌黏附感染。大麻素可增加人類上皮細胞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侵襲感染。透過闡明氯胺酮和大麻素濫用與肺部感染之間的關係及其可能的潛在機制,我們將提高社會各界對以往未知的毒品禍害的普遍認識,並期望能鼓勵和使他們在毒品預防、早期識別和介入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 利用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ARIA)建立一套精神藥物濫用的檢測標準(2023)

    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莊家俊教授

    背景:全自動化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ARIA)是一種先進的非侵入性技術,能夠通過低成本分析眼球的視網膜圖像來篩查不同的疾病。


    目的:利用ARIA技術建立一套精神藥物濫用的檢測標準。


    方法:這是一項在香港進行的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共招募100個病例和200個對照。病例對像被定義為曾經或現在正在濫用精神活性物質,並在本地戒毒治療及康復中心登記的成年人,而對照組是沒有吸毒史的普通成年人。我們透過ARIA 和深度學習算法獲得每個人的視網膜特徵而進行數據分析和建立多變量模型。


    結果:對照組和病例的視網膜滲出液、小靜脈分叉係數、小動脈和小靜脈分叉角、分形維數有統計顯著差異(p<0.05)。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獲得的複雜視網膜特徵成分也與藥物濫用顯著相關(p<0.001)。預測模型在區分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者和對照組達到95.0%的高精度和 0.987的受試者工作特徵曲線下面積。


    結論:視網膜圖像分析技術有望應用於篩查應用,包括對不同的抗成癮治療或康復者康復計劃的有效性監測,從而幫助臨床醫生和社會工作者規劃合適的計劃。


  • 以紅外線瞳孔測量法及眼動追蹤作為新一代非介入性辨識受精神科藥物影響的濫藥者及評估對其視力禍害的方式(2022)

    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莊金隆醫生

    背景:服用精神科藥物(PAS)會影響 自主神經系統和 瞳孔光感反射(PLR)。當中興奮劑如晶體甲基苯丙胺(冰)、氯胺酮和可卡因會引致瞳孔擴大,而包括海洛英在內的麻醉鎮痛劑會導致瞳孔收縮。影響瞳孔光感反射(PLR)的程度可以透過紅外線瞳孔測量法(iP),記錄瞳孔大小及變化所需時間以量化其影響程度。


    目的:研發新一代非入侵性裝置以辨識受精神科藥物影響的濫藥者。


    方法:研究團隊改裝了市面上可購買的虛擬實境裝置,並開發了一套軟件透過裝置中眼動追蹤鏡頭進行紅外線瞳孔測量法(iP),使裝置提供雙眼120Hz 採樣率測量。基於初始瞳孔直徑(PLR+),透過使用低強度光(PLR 64)(RGB 64, 64, 64),中強度光(PLR 128)(RGB 128, 128, 128),和高強度光(PLR 256)(RGB 255, 255, 255),記錄初始瞳孔大小、反應時間、2/3 收縮時間、1/3 再擴張時間和慢相擴張速度。其後進行眼球追蹤測試,左右畫面會分別顯示與精神科藥物相關或無關的畫面。


    結果:結果顯示,健康組和精神科藥物濫藥(PSA)組之間的紅外線瞳孔測量(iP)和眼動追踪(ET)數據存在明顯分別,尤其有吸食大麻史的參加者。當中PSA組參加者透過iP&ET裝置,普遍檢測到瞳孔反應不穩(PU)和喪失瞳孔光感反射(PLR)的情況(兩次測試結果分別為95.2% 和 93.3%)。而更重要是,相對起現時黄金檢測方法 – 尿液毒理測試只有30% 成功檢測率,本研究的iP&ET裝置的檢測期更長。


    結論:本報告的iP&ET研究裝置證明了其高靈敏度、低成本和高便攜性的特性,並且已準備部署前線使用。 此外,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團隊收到來自公眾、戒毒人士、復康中心社工的許多積極反饋。不同康復和社區中心也表示對團隊的非侵入式 VR 設備感到興趣。iP&ET裝置具有巨大潛力可部署於前線,如可放置於學校、社區中心等等,作為第一線篩查工具。在未來團隊會繼續改進 VR iP&ET 裝置和軟件,使測試時間進一步縮短以及檢測特定種類精神科藥物的能力(如近期流行的大麻)。


  • 綜合肌肉骨骼健康評估及藥劑師藥物復審方案(2021)

    研究者:香港大學,張正龍博士
  • 停止濫用氯胺酮後在認知功能及神經毒性標記物的轉變:前瞻性縱向研究(2018)

    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鄧偉光教授
  • 固相微萃取-質譜聯用提高尿液及唾液中濫用藥物的測定(2018)

    研究者:香港理工大學,姚鍾平博士
  • 香港吸毒問題的社會經濟成本評估(2018)

    研究者:香港大學,葉兆輝教授
  • 驗證快速口腔液測試工具供即場識別吸毒者(2017)

    研究者:醫管局毒理學參考實驗室
  • 頭髮驗毒平台的多向發展:支援本地社福機構及復康計劃(2016)

    研究者:香港科技大學,詹華強教授

archive(按此前往研究報告資料庫下載於2016年前完成之報告。)